<ins id="6550p"></ins>

<ins id="6550p"></ins>

<menuitem id="6550p"><acronym id="6550p"></acronym></menuitem>

  1. <ins id="6550p"><option id="6550p"></option></ins>
    <sup id="6550p"></sup>

          幼兒教師教育網,為您提供優質的幼兒相關資訊

        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

          發布時間:2023-08-28

        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。

          教案能夠明確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,幫助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選擇和安排。通過教案,教師能夠清楚地知道學生需要學習和掌握的知識、技能和情感態度。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的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“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”,以供參考,歡迎收藏閱讀!

        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(篇1)

          教學目標:

          1.了解不同種類的小動物;

          2.能夠觀察和描述小動物的外貌特征;

          3.培養孩子們對小動物的興趣和保護意識。

          教學準備:

          圖片或卡片:蝸牛、青蛙、蝴蝶、螞蟻等小動物。

          幼兒科學科目相關故事書籍。

          教學過程:

          步驟1:導入(5分鐘)

          老師和孩子們坐成一個圈,老師出示圖片或卡片,讓孩子們猜猜這是什么動物,然后簡單描述一下這個動物的外貌特征。

          步驟2:展示小動物(15分鐘)

          老師出示圖片或卡片,依次向孩子們展示蝸牛、青蛙、蝴蝶、螞蟻等小動物,并簡單介紹它們的特征和生活習性。

          步驟3:觀察小動物(15分鐘)

          老師將準備好的小動物放在透明玻璃罐或觀察盒中,讓孩子們近距離觀察小動物。引導孩子們關注小動物的外貌特征,并鼓勵他們描述一下自己所觀察到的內容。

          步驟4:講述小動物故事(15分鐘)

          老師講述與小動物相關的故事書籍,如《小蝸牛找房子》、《小螞蟻搬家》等,通過故事讓孩子們更好地了解小動物。

          步驟5:小組活動(15分鐘)

          將孩子們分成小組,每個小組選擇一種小動物,可由老師指導學生在教室周圍的環境中尋找相應的小動物,如觀察螞蟻的行動軌跡、觀察青蛙的棲息地等。每個小組派代表向全班進行展示,分享他們的觀察結果和發現。

          步驟6:課堂總結(5分鐘)

          老師與孩子們一起回顧今天學習的內容,再次強調小動物的重要性和保護意識,并給予一定的激勵和肯定。

          拓展活動:

          1.帶孩子們去參觀動物園或者寵物店,讓他們親自觀察小動物;

          2.讓孩子們制作小動物的手工制品,如蝴蝶翅膀、青蛙皮膚等;

          3.培養孩子們對小動物的保護意識,開展相關環?;顒?,如參與校園植樹活動等。

        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(篇2)

          教學目標:

          1.?知道動物的基本分類;

          2.?了解并能區分哺乳動物、鳥類、魚類和昆蟲等不同類別的動物;

          3.?通過觀察和探究,認識動物的生活習性。

          教學準備:

          圖片或卡片:哺乳動物、鳥類、魚類、昆蟲等動物的圖片或卡片;

          玩具動物或圖書:關于不同類別動物的玩具或圖書;

          布置好的小組活動區域:用來進行小組合作活動。

          教學步驟:

          步驟一:導入活動(10分鐘)

          1.?教師出示動物圖片或卡片,引導學生觀察并回答:你們見過這些動物嗎?它們都有哪些相同的特點呢?

          2.?對于學生回答的哺乳動物、鳥類、魚類和昆蟲,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區分這些不同的動物類別。

          步驟二:展示與探究(15分鐘)

          1.?教師出示玩具動物或圖書,讓學生認真觀察并比較不同類別的動物。

          2.?教師鼓勵學生提出問題,例如:這些動物是如何生活的?它們有什么不同的生活習性?

          3.?教師引導學生展開小組合作討論,讓學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觀察和思考。

          步驟三:小組合作活動(20分鐘)

          1.?教師布置好小組活動區域,每個小組分配一份不同類別動物的圖片或卡片。

          2.?學生在小組內觀察自己的動物,并合作填寫小組討論表格。表格中包括以下問題:動物的生活習性、特點、棲息地等。

          3.?各小組輪流向全班匯報自己所研究的動物,并教師引導學生共同總結和歸納不同類別動物的生活習性和特點。

          步驟四:小結活動(10分鐘)

          1.?教師帶領學生回顧各類別動物的生活習性和特點。

          2.?教師出示一些動物情景圖片,讓學生根據動物的特點判斷該圖片中的動物屬于哪個類別。

          3.?根據學生的回答,教師再次強調不同類別動物的特點和生活習性。

          步驟五:課堂延伸活動(自由活動時間)

          1.?學生利用自由活動時間,選擇一種自己感興趣的動物,繪制該動物的生活習性和棲息地,并分享給其他同學。

          2.?學生可以通過閱讀圖書或觀察實際生活中的動物,進一步了解不同類別動物的特點和生活習性。

          教學提示:

          1.?在教學過程中,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理解程度適當調整教學內容和方式。

          2.?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觀察和探究,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思考能力。

          3.?利用小組合作和分享活動,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流能力。

        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(篇3)

          教學目標:

          1.?通過觀察和實驗,培養幼兒的觀察力、想象力和判斷力。

          2.?通過探索昆蟲世界,培養幼兒對自然世界的興趣和好奇心。

          3.?通過親身操作,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動手創造能力。

          4.?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。

          教學準備:

          昆蟲標本、顯微鏡、放大鏡、玻璃罩、放大鏡、昆蟲圖片、昆蟲模型、填色紙、彩色筆、剪刀、膠水、實驗用具等。

          教學步驟:

          1.?導入: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一只昆蟲的輪廓,請幼兒猜猜這是什么動物,通過討論引出“昆蟲”這個話題。

          2.?觀察與描述:教師帶領幼兒觀察一只真實的昆蟲標本,讓幼兒發現昆蟲的特點,引導他們用詞語描述昆蟲的外形、數量、身體部位等。

          3.?探索昆蟲世界:教師給幼兒展示一些昆蟲的圖片和模型,鼓勵幼兒觀察、發現、提問。引導他們探究昆蟲的生活習性、食物來源、生長發育等知識。

          4.?實驗:教師準備一些昆蟲的常見食物(如螞蟻的蜜糖、蜘蛛的蒼蠅等),請幼兒觀察并記錄下不同昆蟲所吃的食物。讓幼兒自己設計實驗,通過觀察昆蟲在不同食物前的反應,發現昆蟲的食物偏好。

          5.?制作昆蟲畫冊:教師提供填色紙、昆蟲圖片等材料,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觀察和了解,用彩色筆畫出自己心目中的昆蟲世界,并貼上相應的標簽。

          6.?總結:教師引導幼兒回顧本節課的內容,詢問他們對昆蟲世界的認識有哪些變化。鼓勵幼兒將新學到的知識與家長分享。

          7.?延伸活動:帶幼兒到室外或公園進行昆蟲觀察活動,讓他們親自捕捉昆蟲、觀察昆蟲棲息地等。

          教學反思:

          在這堂課中,幼兒通過觀察、實驗和探索,了解了昆蟲的特點和生活習性,并且通過制作昆蟲畫冊加深了對昆蟲的認知。在操作中,幼兒動手實踐,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動手創造能力。同時,通過小組合作和討論,培養了他們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。這堂課的教學目標基本完成,但在引導幼兒提出問題和發表觀點方面,還可以更加開放和激發他們的思考。

        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(篇4)

          目標:

          1.?能夠觀察和描述天空的不同變化,如晴天、陰天、下雨、打雷等。

          2.?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描述能力。

          3.?培養幼兒對天氣變化的興趣。

          教學內容:

          1.?天空的不同變化

          2.?天氣的描述詞匯

          教學準備:

          1.?圖片或圖卡展示晴天、陰天、下雨、打雷等不同天氣的樣子。

          2.?天氣變化小實驗:倒水到花盆中,使用噴壺模擬下雨。

          教學過程:

          1.?導入(5分鐘)

          教師和幼兒們一起觀察一下天空的變化,提問引導幼兒們描述觀察到的天氣變化。例如:“今天的天空是什么樣子的?”?“我們能看到什么云?”?“外面是不是在下雨?”等等。通過這些問題,調動幼兒們的觀察和表達能力。

          2.?展示不同天氣的圖片(10分鐘)

          使用圖片或圖卡展示晴天、陰天、下雨、打雷等不同天氣的樣子,讓幼兒們觀察并描述所展示的天氣情況。教師可以引導他們使用適當的詞匯描述天氣的特征,如晴天:太陽高高照、天空湛藍;陰天:云層很厚、沒有太陽等。

          3.?天氣變化小實驗(15分鐘)

          教師倒水到花盆中,使用噴壺模擬下雨的場景,讓幼兒們親自參與實驗并觀察變化。在實驗過程中,教師鼓勵幼兒們積極觀察并描述實驗中的現象,如水滴從云中掉下來、地面被雨水打濕、打雷聲等。

          4.?總結和展示(5分鐘)

          教師和幼兒們一起回顧所觀察和學習的內容,總結不同天氣的特征和描述詞匯。教師也可與幼兒們一起創作一個關于天氣變化的小故事,加深對天氣變化的理解和記憶。

          5.?結束(5分鐘)

          教師與幼兒們一起合唱或唱一首與天氣相關的兒歌,以活躍氣氛并結束本節課。

          拓展活動:

          1.?觀察季節變化:讓幼兒們觀察和描述不同季節的特征和變化,如春天的花開、夏天的日照時間長等。

          2.?觀察動物的變化:讓幼兒們觀察和描述不同動物的變化,如蝴蝶的蛹變成成蟲、青蛙的蝌蚪變成青蛙等。

          評估:

          觀察幼兒在課堂中對天空變化的觀察能力和描述能力,尋找是否達到預期的目標。

        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(篇5)

          教學目標:

          1.了解水的特性和用途;

          2.觀察和描述物體在水中的浮沉現象;

          3.培養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。

          教學準備:

          1.教具:各種玩具、果實等;

          2.素材:透明容器、水、雞蛋、蘋果等;

          3.PPT或幻燈片。

          教學過程:

          1.導入(5分鐘):

          通過展示不同的水果和玩具,引導學生講述水的特性和用途,如水可以被喝、洗東西、澆花等。

          2.觀察實驗(10分鐘):

          將透明容器中注滿水,然后讓學生把不同的玩具放入水中觀察。引導學生觀察并描述物體在水中的浮沉現象。

          3.小組合作探究(15分鐘):

          將透明容器漂浮在水中,讓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材料做一些浮在水面上的物體,如用小木棍、紙板等。然后引導他們觀察和描繪物體的形狀和顏色,以及觀察它們在水中的浮沉現象。

          4.展示和總結(10分鐘):

          讓學生輪流將自己設計的浮在水面上的物體展示給全班同學,再讓他們一起總結浮沉現象的規律。

          5.課堂練習(10分鐘):

          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,出示圖片讓學生判斷物體在水中的浮沉現象,并請他們解釋原因。

          6.鞏固作業(5分鐘):

          布置作業,要求學生找一樣東西,通過觀察和實驗發現它在水中會浮還是沉,并解釋原因。

          教學反思:

          本節課通過觀察實驗和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,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,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。同時,通過展示和總結,讓學生總結出了物體在水中的浮沉規律。對于幼兒來說,這樣的教學方式更加生動有趣,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。

        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(篇6)

          教學內容:水的顏色、形狀和狀態的改變

          教學目標:

          1.?認識水的顏色、形狀和狀態的改變;

          2.?通過實驗,觀察和理解水的不同特性;

          3.?培養幼兒的觀察力、動手能力和科學探索意識。

          教學準備:

          1.?準備藍色、紅色、黃色和綠色的食用色素;

          2.?準備透明杯子和小容器;

          3.?準備冰塊和熱水。

          教學過程:

          1.?導入(5分鐘)

          教師引導幼兒回憶上次學習的內容,詢問他們是否還記得水的性質,并幫助他們回憶水是什么顏色的。

          2.?實驗觀察(15分鐘)

          a.?實驗1:水的顏色

          將準備好的食用色素分別加到不同的杯子里,加入水攪拌均勻,讓幼兒觀察水的顏色變化。提示幼兒思考:為什么加入顏色后水變成了不同的顏色?

          b.?實驗2:水的形狀

          讓幼兒用透明杯子倒滿水,然后輕輕倒出一些水,觀察水的形狀變化。提示幼兒思考:為什么水的形狀變化了?

          c.?實驗3:水的狀態

          給幼兒展示一個冰塊,讓他們用手觸摸冰塊的感覺,并觀察冰塊變成水的過程。然后,給幼兒展示一個小容器里的熱水,讓他們觸摸熱水的感覺,并觀察熱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。提示幼兒思考:為什么冰塊會變成水?為什么熱水會變成水蒸氣?

          3.?總結(10分鐘)

          讓幼兒回答實驗中的問題,并進行總結。引導幼兒認識水的顏色、形狀和狀態的改變。教師可以使用圖片或實物來幫助幼兒理解和記憶。

          4.?拓展活動(15分鐘)

          讓幼兒觀察周圍的水源,如水龍頭、水瓶等,并引導幼兒發現和探索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重要性??梢赃M行一些簡單的游戲或手工制作活動,如畫水的形狀、制作水滴畫等。

          教學反思:

          1.?通過實驗使幼兒親身經歷水的顏色、形狀和狀態的改變,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和參與性;

          2.?教師要善于用引導性的問題激發幼兒的思考,促進他們的探索和發現;

          3.?教師要根據幼兒的興趣和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變化,適當增加或減少實驗項目,確保教學的靈活性和有效性。

        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(篇7)

          年級:?幼兒園中班

          教案主題:?植物

          目標:

          -?讓幼兒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長過程。

          -?培養幼兒對植物的保護意識。

          -?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。

          教學步驟:

          1.?引入:

          向幼兒展示一幅描繪植物的圖片,詢問他們是否知道這是什么。引導他們談論植物的各種特征,如葉子、莖和花朵。

          2.?探究:

          帶領幼兒到校園或附近的花園或公園,讓他們觀察不同種類的植物。鼓勵他們用手觸摸和嗅聞植物,感受植物的不同特質。

          3.?實踐:

          讓每個幼兒拿一小片厚紙板,涂上適量的植物種子。鼓勵他們將紙板放在家中陽光照射的地方,每天給種子澆水,觀察和記錄種子的生長過程。

          4.?總結:

          請幼兒分享他們觀察到種子生長的變化。通過觀察圖片和實際經驗,概括植物生長的基本過程。

          5.?應用:

          與幼兒一起制作一個小花園。每個幼兒負責一個植物品種的照料,讓他們用小鏟子挖土、種植和澆水。鼓勵幼兒定期觀察植物的生長狀況,并記錄下來。

          6.?結束:

          回顧今天的學習內容,向幼兒強調植物的重要性,并提醒他們保護好植物。

          評估:

          觀察幼兒在實踐環節中的表現和參與程度。檢查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對植物生長過程的理解。

        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(篇8)

          目標:通過觀察水的變化,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探索精神,了解水的基本性質和變化過程。

          時間:一堂課(約30分鐘)

          材料:玻璃杯、水、冰塊、火柴、噴水壺、濕毛巾、干毛巾

          步驟:

          1.?熱身活動(5分鐘):

          -?讓幼兒和教師一起做運動熱身,以提高幼兒的注意力和興趣。

          2.?引入活動(5分鐘):

          -?教師向幼兒提問:“你們知道水有哪些特點嗎?”引導幼兒回答,并簡單介紹水的基本性質。

          3.?實際觀察(10分鐘):

          -?教師拿出一杯水,讓幼兒觀察并描述水的狀態和形狀。

          -?接著,教師逐漸加入冰塊,讓幼兒觀察并描述水的變化。

          -?再接著,教師用火柴點燃,放在水中,讓幼兒觀察并描述水的再次變化。

          -?最后,教師用噴水壺向水中噴水,讓幼兒觀察并描述水的最終變化。

          4.?總結討論(5分鐘):

          -?教師引導幼兒回顧觀察結果,并總結水的變化過程。

          -?提醒幼兒水的變化是因為外界的影響,火的熱能、冰的冷能和水的液態等等。

          5.?游戲活動(5分鐘):

          -?教師分發濕毛巾和干毛巾給幼兒,讓幼兒用濕毛巾擦干毛巾,觀察水的蒸發過程,了解水的另一種變化方式。

          6.?結束活動(5分鐘):

          -?教師總結本堂課的內容和收獲,鼓勵幼兒主動探索科學知識,提出他們感興趣的問題。

          Yjs21.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延伸讀

        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:幼兒園里的樹


          活動目標

          1.了解幾張常見樹的名稱及特征,能用調查、分類的方式通技術的種類。

          2.領養小樹,并嘗試做記錄。

          活動準備

          1.提前參觀幼兒園里的樹,對樹產生興趣。

          2.園內的樹木圖片、統計表、調查表。

          活動過程

          1.謎語導入。

          頭上長著千條辮,迎風搖擺在路邊。(柳樹)

          提問:小朋友們,你們除了見過柳樹,還知道哪些樹木?

          2.室外觀察,了解常見樹木的名稱及特征,激發幼兒對園內樹木的興趣。

          (1)整體觀察:帶幼兒去室外觀察幼兒園里的樹,鼓勵幼兒說出有哪些樹木,他們種在哪里,有什么相同和不同。

          (2)局部觀察:選擇一棵樹,引導幼兒從下到上,從樹根到樹冠及不同部位的粗細、大小、長短等進行仔細觀察,并懷抱大樹,感知其粗細。

          3.學習統計記錄,鼓勵幼兒用不同方式記錄所觀察到的樹種。

          (1)出示統計表,教給幼兒分析記錄的方法。

          表中第一行代表什么,怎樣記錄,用什么來表示。

          (2)幼兒分組記錄,教師觀察指導,提醒幼兒進行記錄。

          (3)介紹自己的調查表,說說觀察到的樹有什么特點。

          活動延伸

          (1)討論說說自己喜歡哪些樹?為什么?

          (2)協商討論怎樣照顧樹木,每天要做什么事情。

        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:碰一碰


          活動目標:

          1.激發幼兒探索顏色變化的興趣。

          2.幼兒通過操作,知道兩種顏色配色后會發生變化,并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。

          活動準備:

          涂有紅、黃、藍顏色的小手掌;魔術箱;紅、黃、藍顏色的水:裝有紅、黃、藍顏料的瓶蓋。

          活動過程:

          一、游戲:《碰一碰》,讓幼兒初步感知兩種顏色碰在一起會發生變化

          1.幼兒隨音樂《碰一碰》進入活動室。

          師:咦,小朋友,你們的小椅子上都放的什么呀?看一看你的小手掌上都有什么顏色?(紅色、黃色、藍色)

          請幼兒自由回答并提問。如:你在哪里見過紅顏色的東西?鼓勵幼兒關注周圍生活中有顏色的東西。(以此形式再提問黃色、藍色)

          2.開始游戲

          請小朋友隨音樂《碰一碰》找一個跟自己手掌顏色不一樣的好朋友來碰一碰,并提問:“小朋友,你的小手掌顏色有什么變化?(變色了)。讓小朋友隨音樂再找一個跟自己顏色不一樣的朋友碰一碰,再次感知兩種顏色碰在一起會發生變化。

          二、魔術表演,了解紅、黃、藍三種顏色兩兩配色后會變成另一種顏色

          今天,老師不僅給小朋友帶來了好玩的游戲,還給小朋友準備了神奇的魔術呢!小朋友要瞪大眼睛,看看魔術到底是怎么樣神奇的呢?

          教師準備三個瓶子,里面分別裝有紅、黃、藍三種顏色的水,每個瓶子里插上兩根帶有開關的塑料管。音樂響起,教師進行魔術表演。表演完后提問幼兒:“瓶子里的水有什么變化?(變小了)到哪去了呢?(流到魚缸里了、不見了等等)有的小朋友說是流到魚缸里去的。瓶子里裝的是紅色、黃色、藍色的水,為什么魚缸里卻沒有紅色、黃色、藍色的水呢?魚缸里現在是什么顏色?這是怎么回事呢?此過程讓幼兒各抒己見。

          “讓我們一起揭開這個魔術的秘密吧。(教師拉開簾子)哦,原來水是順著管子流到下面魚缸里去的,看一看每個魚缸里都有幾根管子,管子里有什么顏色?”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并能說出:紅色碰上黃色就會變出橙色,紅色碰上藍色就會變出紫色,藍色碰上黃色就會變出綠色。

          三、幼兒動手操作,進一步鞏固兩種顏色配色后神奇的變化

          “剛才這個魔術不僅老師能變出來,小朋友也可以變出來,小魔術師們,你們試試吧!”

          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紅、黃、藍三種顏色的水。瓶子里有一種顏色,請小朋友找一個相同顏色的即時貼貼在瓶子的身上,記住它就是瓶子里現在水的顏色。還有的顏色藏在瓶蓋里,請小朋友找一個跟自己瓶子里顏色不一樣的瓶蓋蓋上去,擰擰緊。

          此時,教師為幼兒準備了三張桌子,第一張桌子上放有瓶子里是紅顏色的水,并配有黃色和藍色標志的瓶蓋;第二張桌子上放有瓶子里是黃顏色的水,并配有藍色和紅色標志的瓶蓋;第三張桌子上放有瓶子里是藍顏色的水,并配有黃色和紅色標志的瓶蓋。

          小朋友,快到老師這里來!我們的魔術表演馬上就要開始了。變魔術要有神奇的咒語呀,跟老師一起念咒語吧:“水寶寶,水寶寶,變變變?!弊屛覀円黄饋碜兡g吧。

          播放音樂,幼兒隨音樂晃動瓶子里的水,讓兩種顏色碰在一起。小魔術師們快看,你手里的水變成了什么顏色?是由哪兩種顏色變出來的?通過提問,鞏固哪兩種顏色碰在一起分別會變成橙、紫、綠三種顏色。

          四、幼兒噴色,體驗成功的喜悅

          小魔術師們可真厲害,變出了這么多漂亮的顏色!小朋友,看,這里有什么?(大樹、小草)大樹和小草都是什么顏色的呢?(綠色).以同樣的形式出示南瓜、桔子、葡萄等?,F在就讓我們用手中的顏料來給它們穿上漂亮的衣服吧。

          幼兒進行噴色活動,體驗顏色給大家帶來的快樂。

          五、結束部分

          顏色給我們帶來了這么多的樂趣,讓我們到外面去尋找更多有顏色的東西吧。幼兒隨音樂離開活動室。

        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《風》及教學反思


          活動目標

          1、通過各種感官感受風并讓幼兒知道風是看不見、摸不著的,只能感覺到。

          2、讓幼兒知道空氣流動形成風。

          3、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感知能力,了解風的好處與壞處,以及人們怎樣利用風和戰勝風災。

          4、對風有濃厚的興趣,熱愛生活樂于探索。

          5、通過實際操作,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。

          教學重點、難點

          重點:激發幼兒探索自然現象的興趣

          難點:風可能給人類造成的危害和預防風災的辦法

          活動準備

          扇子紙板彩條有關風的圖片(有益的風和有害的風)

          活動過程

          (一)、開始環節:

          導入引發幼兒的探索欲望,讓幼兒閉眼教師用扇子在每個小朋友臉前扇一扇,使幼兒感知風的存在。教師拿出彩條讓幼兒吹一吹,扇一扇,跑一跑

          (二)、基本環節

          1、通過提問讓幼兒說出風的特征

          2、引發幼兒討論風真的是看不見,摸不著的,但又實實在在崔在著,它是通過周圍空氣流動形成的,只有你周圍有空氣就會有風產生

          3、教師通過扇子,紙板,彩條讓幼兒親自動手輕輕的扇和用力扇,感受風的大小和速度,讓幼兒說出風速大力量也大

          解風能為人類做哪些貢獻熱氣球飛上天、涼爽、衣服晾干、樹葉擺動、放風箏、種子的傳播等等讓幼兒了解風對人類的害處

          發大水、沙塵暴、把房子吹倒、泥石流,打翻漁船等等

          4、風有時為人們做好事,有時做壞事,不過人們的本領可大了,想出了許多辦法不讓風做壞事,種樹建防風林、提前預報減少給人們帶來的危害

          (三)、結束環節

          教師引導幼兒回答:你們了解風了嗎?在知道了它的好處與壞處后,你們愿意和風成為好朋友嗎?(引導幼兒討論)

          教師小結:今天我們的收獲可真大,不但認識了風,知道他有大小、有方向,還學會怎樣制造風,請你們回家再找一找資料,想一想,怎樣才能將這些有害的風變成對我們有用的風,看看是不是又有新的發現和收獲。

          (四)、延伸環節

          今天我們知道了風給我們帶來好處,也能給我們帶來壞處。風還會和我們一起做游戲?,F在在沒張桌子上都有一個風車和一小筐材料。請你們選擇自己認為可以用的材料,讓風車轉起來。

          活動反思:

         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是感受風的大小、體驗風的方向,由于風是一種比較抽象的事物。在活動前,我特地布置了任務,讓孩子們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尋找風的蹤跡,讓他們在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同時,獲得風的初步概念,及相應的零散的、模糊的生活經驗。

          幼兒百科:風是由空氣流動引起的一種自然現象,它是由太陽輻射熱引起的。太陽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,使地表溫度升高,地表的空氣受熱膨脹變輕而往上升。熱空氣上升后,低溫的冷空氣橫向流入,上升的空氣因逐漸冷卻變重而降落,由于地表溫度較高又會加熱空氣使之上升,這種空氣的流動就產生了風。

        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:健康過冬


        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:健康過冬

          活動目標

          1、讓幼兒親身感受冬天到了,知道冬天很冷,人們有很多保暖的方法。

          2、知道冬天的天氣特征和人們的衣著變化,學會用多種手段表現冬天的特征。

          3、引導幼兒冬天要多鍛煉,鼓勵幼兒不怕冷。

          活動準備 1.趣味練習:健康過冬

          活動過程

          一、室外感受冬天

          1.把幼兒帶到戶外感受寒冷。

          2.談話:

          (1)你站在這里感到怎么樣?(很冷)

          (2)冬天的風吹在身上,耳朵上,吹在臉上感覺怎么樣?

          (幼兒自由談論)

          3.請幼兒觀看老師手中的綢帶,被風吹的飄動起來。

          4.小結:冬天來到了,冬天的風可厲害了,吹在身上很冷。

          二、室內活動

          1.提問: 冬天到了,北風呼呼的吹,吹得我們很冷,怎么辦?

          2.想什么辦法,能使我們暖和起來?

          幼兒自由討論。

          3.教師小結:要穿厚厚的衣服,外出時要外套,戴帽子、手套、圍巾;

          還可以用取暖器、考火、開空調等;還要多運動,多鍛煉身體)

          4.討論:怎樣才能健康過冬

          (1)通過趣味練習,讓幼兒了解健康過冬的方法。

          (2)在幼兒園最好用哪種方法?

          (多運動、多鍛煉身體,如跑步、跳舞、做操、游戲等)

          三、讓我們暖和起來

          (1)組織幼兒熱身運動:跳躍、搓手、彎彎腰等活動。

          提問:現在身子感覺怎么樣了?還感到冷嗎?

          (2)還有什么辦法讓自己更暖和呢?

          幼兒自由探討,自然結束。

          幼兒教師教育網的幼兒園教案頻道為您編輯的《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》內容,希望能幫到您!同時我們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專題還有需要您想要的內容,歡迎您訪問!

          相關推薦

          •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:幼兒園里的樹 活動目標 1.了解幾張常見樹的名稱及特征,能用調查、分類的方式通技術的種類。 2.領養小樹,并嘗試做記錄。 活動準備 1.提前參觀幼兒園里的樹,對樹產生興趣。 2.園內的樹木圖片、統計表、調查表。 活...
            2019-12-12 閱讀全文
          •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:碰一碰 活動目標: 1.激發幼兒探索顏色變化的興趣。 2.幼兒通過操作,知道兩種顏色配色后會發生變化,并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。 活動準備: 涂有紅、黃、藍顏色的小手掌;魔術箱;紅、黃、藍顏色的水:裝有紅、黃、藍...
            2019-12-12 閱讀全文
          •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《風》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、通過各種感官感受風并讓幼兒知道風是看不見、摸不著的,只能感覺到。 2、讓幼兒知道空氣流動形成風。 3、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感知能力,了解風的好處與壞處,以及人們怎樣利用風和戰勝風災。 4、...
            2020-11-09 閱讀全文
          •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《風》含反思 經驗時常告訴我們,做事要提前做好準備。身為一位人名教師,我們都希望孩子們能學到知識,所以,很多老師會準備好教案方便教學,教案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聽課體驗,從而提高聽課效率。那么怎么才能寫出優秀的幼兒園教案呢?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,為您帶來的《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《風》含反思》,但愿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...
            2022-05-23 閱讀全文
          •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:健康過冬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:健康過冬 活動目標 1、讓幼兒親身感受冬天到了,知道冬天很冷,人們有很多保暖的方法。 2、知道冬天的天氣特征和人們的衣著變化,學會用多種手段表現冬天的特征。 3、引導幼兒冬天要多鍛...
            2020-08-24 閱讀全文

          活動目標 1.了解幾張常見樹的名稱及特征,能用調查、分類的方式通技術的種類。 2.領養小樹,并嘗試做記錄。 活動準備 1.提前參觀幼兒園里的樹,對樹產生興趣。 2.園內的樹木圖片、統計表、調查表。 活...

          2019-12-12 閱讀全文

          活動目標: 1.激發幼兒探索顏色變化的興趣。 2.幼兒通過操作,知道兩種顏色配色后會發生變化,并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。 活動準備: 涂有紅、黃、藍顏色的小手掌;魔術箱;紅、黃、藍顏色的水:裝有紅、黃、藍...

          2019-12-12 閱讀全文

          活動目標 1、通過各種感官感受風并讓幼兒知道風是看不見、摸不著的,只能感覺到。 2、讓幼兒知道空氣流動形成風。 3、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感知能力,了解風的好處與壞處,以及人們怎樣利用風和戰勝風災。 4、...

          2020-11-09 閱讀全文

          經驗時常告訴我們,做事要提前做好準備。身為一位人名教師,我們都希望孩子們能學到知識,所以,很多老師會準備好教案方便教學,教案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聽課體驗,從而提高聽課效率。那么怎么才能寫出優秀的幼兒園教案呢?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,為您帶來的《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《風》含反思》,但愿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...

          2022-05-23 閱讀全文

        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:健康過冬 活動目標 1、讓幼兒親身感受冬天到了,知道冬天很冷,人們有很多保暖的方法。 2、知道冬天的天氣特征和人們的衣著變化,學會用多種手段表現冬天的特征。 3、引導幼兒冬天要多鍛...

          2020-08-24 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