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班毛巾教案。
小編在這里為您搜羅并整理了“中班毛巾教案”的相關資料敬請查看。每個老師都需要在課前準備好自己的教案課件,本學期又到了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了。教案課件如果寫好,可以避免老師遺漏重點內容。非常榮幸能為您提供參考!
中班毛巾教案【篇1】
活動目標
1.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,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。
2.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。
準備:衣服四件,啞鈴
人數:每個家庭一大一小,四個家庭為一組。
玩法:家長在終點,手拿啞鈴。幼兒在起點,哨聲響起時,幼兒拿起衣服跑向終點,給其家長穿上衣服,扣上扣子,先穿好衣服者為勝。
規則:家長不能幫孩子穿衣扣扣。
教學反思:
親子之間有一種樸素又美好的情感,然而在活動中表達這種情感往往顯得表層和單薄,其實在幼兒的生活中平凡的東西同樣耐人尋味。
在活動中,教師以幼兒身邊的爸爸媽媽為切口,試圖通過欣賞照片、制作和講述記錄卡等方式,一定程度地量化"情感",使抽象的事物變得實在,使潛在的親情自然流露,從而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和社會交往等能力。讓幼兒關注生活細節,感受全家人親親熱熱在一起的幸福生活,同時也學會關心,學會愛、學會感激,學會報答,能夠用多種方式表達愛爸爸、愛媽媽及愛家人的情感。
中班毛巾教案【篇2】
幼兒園中班親子教案:我幫媽媽擰毛巾
執教:鐘楨
活動目標
1.在媽媽的協助下,學習雙手配合反方向擰毛巾的正確動作,進一步鍛煉手部肌肉動作的協調能力。
2.感受“三八”婦女節帶來的歡樂氣氛,體驗勞動的樂趣和為媽媽服務的快樂。
活動準備
PPT(內容為媽媽教紅紅擰毛巾、紅紅自己擦臉和為媽媽擦臉),幼兒每人一塊小方毛巾,一只小面盆,制作紅花的材料,布置親子游戲場地,紅、黃、藍、綠四種顏色的胸牌。
活動過程
一、結合PPT圖片引出活動主題
1.直接出示小毛巾提問:這是什么?有什么用處?(擦嘴、擦臉)
2.在家里一直是誰幫你擰毛巾擦臉的?(媽媽、奶奶)
3.媽媽辛苦嗎?為什么?(媽媽要上班又要照顧寶寶,真辛苦。)
4.那我們應該為媽媽做些什么呢?(幼兒自由回答)
5.我們看看隔壁中(2)班的紅紅是怎么做的?(教師引導幼兒觀看PPT后講述)
6.教師小結:紅紅真懂事,在媽媽的幫助下學會了擰毛巾。你瞧:紅紅不但自己會洗臉、擦臉。還會幫助媽媽擦臉呢,媽媽好開心。
二、媽媽教寶寶學習擰毛巾
1.提問:今天是什么節日?是誰的節日?
2.平時,媽媽、奶奶一直為我們擰毛巾擦臉,辛苦了?,F在寶寶長大了,要向紅紅學習,學會自己擰毛巾。也為媽媽、奶奶擦擦臉,好嗎?
3.現在請寶寶向媽媽學習擰毛巾的本領,看哪個聰明寶寶學得快。
4.請最快的一組寶寶和媽媽上來示范擰毛巾的動作,媽媽在旁邊解說。
5.多請幾名寶寶上來表演。
6.教師小結:我們先把濕過水的毛巾一折二,雙手捏緊向相反的方向用力擰,直到沒有水滴下就行了
三、親子游戲“我為媽媽擰毛巾”
1.讓幼兒帶上不同顏色的胸牌分成四組站在起點,媽媽坐在中間,爸爸在終點做紅花。
師:今天是媽媽的節日,寶寶和爸爸要為媽媽服務、送禮物,讓媽媽過個開心的節日。
2.了解親子游戲合作的要求:A.寶寶在起點擰干一塊毛巾,小心地走過一段獨木橋;B.來到媽媽身邊,為媽媽擦臉;C.小跑步到爸爸處拿禮物:D.爸爸抱著寶寶跑步來到媽媽處為媽媽獻上大紅花:E.爸爸、媽媽再搭成轎子,抬著寶寶回到起點,第二個孩子開始游戲,
3.親子游戲在《運動員進行曲》的音樂聲中開始、進行、結束。
四、頒獎
1.在歌曲《我的好媽媽》音樂中按獲勝順序頒獎。
2.爸爸為媽媽戴上親手做的大紅花,寶寶在旁邊說祝福話:祝媽媽節日快樂,媽媽給寶寶貼個五角星并給寶寶一個吻?;顒釉谟淇斓母杪曋薪Y束。
幼兒園評價
整個活動在環境創設與材料提供上體現了豐富性和綜合性,活動的游戲性也比較強,突出了擰毛巾的學習重點。教師改變了傳統的親子活動模式,讓父母參與到教學活動中,不僅體驗到給孩子教學的不簡單,也體驗到了與孩子同樂的快樂。對于幼兒來講,與爸媽一起學習、一起游戲,他們感到無比的新奇和興奮。例如:教學由教師的教變為媽媽的教,游戲由與同伴玩變為與父母玩,頒獎由教師發變為由媽媽發,獎品由原來的星星變為媽媽的吻。種種的不同使得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始終保持高漲。
中班毛巾教案【篇3】
一、目標:
1、感知紙巾、毛巾的特性,了解毛巾、紙巾吸水的快慢多少。
2、積極參與探索,愿意表達實驗、觀察中的發現。
3、體驗實驗發現后的快樂,懂得節約用紙。
二、準備:毛巾、紙巾若干,杯子(兩種顏色、透明)、4個裝水的盆,1個小盆,抽紙盒,裝毛巾的小筐
三、過程:
1、師:老師的椅子上有水怎么辦?誰想辦法用什么來擦一下?
(一幼兒用紙巾擦)請幼兒上來擦
咦,桌子上也有水怎么辦?(用紙巾、毛巾、抹布擦)
師小結:小小的紙巾、毛巾幫我們解決了困難,把桌子、椅子都擦干凈了。讓我們看看,紙巾、毛巾他們都長得什么樣子?
2、師發毛巾和紙巾,說:請你們仔細看一看、比一比他們長得什么樣?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。
幼兒人手一條毛巾,一張紙巾比一比。
3、幼兒介紹自己的發現。
毛巾上有許多東西-----標記,紙巾沒有;紙巾薄、毛巾厚。
4、師出示記錄表,引導幼兒集體記錄。(根據觀察的不同,進行比較)
附:表
5、還有兩個格子說明毛巾和紙巾還有不同,請你們把紙巾放在手上使勁團一團,發現怎么樣?(變成一個團,像小元宵)
毛巾團一團,變成什么?
使勁撕一撕毛巾,(撕不動,要用刀)
使勁撕一撕紙巾,(很容易就撕開了,撕成了一根根小面條)
6、師再次引導幼兒回憶剛才觀察的情況并記錄在后面兩格中。
7、毛巾和紙巾都能吸水,想一想誰吸水比較快?
兩人合作商量一下,誰拿毛巾,誰拿紙巾。
8、幼兒兩兩面對面站好,分別拿毛巾、紙巾實驗。(師喊一二三再放)(放盆里)
9、幼兒實驗
10、幼兒表達自己的發現:哪個吸得多?
誰先吸完水?(紙巾)毛巾吸得慢。
誰吸得水(毛巾、紙巾)
11、幼兒分別把紙巾、毛巾從水里撈出來,把水擠在杯子里。
12、幼兒把杯子分類擺放
13、看看紙巾變成什么樣了?打開看看還能用啦?
看看毛巾變成什么樣了?打開看看還能用啦?
14、比較毛巾、紙巾誰吸得多?(毛巾多、紙巾少)
師:一條毛巾吸這么多水,這么多水用紙巾來吸,要多少張紙巾呢?
師實驗,幼兒觀察yjS21.cOM
師:以后,我們在家里,在幼兒園發現桌子上、椅子上有水用什么吸水呢?(毛巾、抹布)
中班毛巾教案【篇4】
活動目標
1,學習4的分解與合成,知道4能分成兩份有3中分法,知道哪兩個數合起來是4,并能用較為清楚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。
2,通過游戲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,體驗同伴合作的快樂。
3,引發幼兒學習分解的興趣。
4,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,積極想象,提高分解的能力。
重點難點
學習4的分解與合成,知道4能分成兩份有3中分法,知道哪兩個數合起來是4。
活動準備
1,課件,蛋糕,冰激凌 ,草莓圖片。(人手一份)。
活動過程
一, 導入活動
二, 學習4的分解
1, 師:今天小貓邀請它的好朋友,小兔子,小狗到家里來做客, 還為小朋友準備了好多好吃的東西。
2, 師:我們先來看看有些什么好吃的東西?有多少?
幼;4個草莓 4冰激凌 4個蛋糕 ····
3, 師:那怎樣把這些東西數量是4的東西兩份呢,誰知道?
三,請幼兒仔細觀看教師分解
四,教師發給幼兒分人一種4份教具 請幼兒來分解
教師提問:
你是怎么分的?請你說出來。
五,教師小結。
師:4分成的兩份有三種分法,請幼兒跟老師一起念出三種分法。
六 ,活動延伸
在區域活動中練習的分解與組成。
教學反思:
大班思維中出現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,在認識事物方面,不僅能夠感知事物的特點,而且能夠進行初步的歸納和推理。本班幼兒好學、好問,喜歡有挑戰性的學習內容。學習內容要有一定適當的難度,要有一定的挑戰性,我設計了歸納4的分合式中兩次數列的關系這一環節,目的是讓幼兒“在跳一跳夠得著的地方”進一步升他們數概念質地飛躍。
中班毛巾教案【篇5】
【活動目標】
1、通過點數格子的方式進行數量化的三項長短比較。
2、學習使用工具測量的正確方法。
【活動準備】
1、長短不等的藍色、綠色、黃色的毛巾各一條;
2、測量毛巾用的正方形圖卡若干;
3、記錄筆;
4、幼兒用書。
【活動過程】
一、用目測法和重疊法比較毛巾的長短。
師:小朋友們,老師這里有幾條毛巾?你們看一看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(它們的形狀相同都是正方形)?有什么不同的地方?(它們的大小不同、長短不同)
師:你用什么方法知道它們長短不同的?我把毛巾折疊起來,或者卷起來你有辦法比較誰長誰短嗎?(不行,必須要把毛巾放平了,不折不卷才能比較。)請幼兒說一說比較長短的方法
教師小結:有的小朋友說把三條毛巾放整齊,一看就知道了;有的小朋友說把一條毛巾放在另一條毛巾的上面,( )把其中的一個角對齊,這樣就能比較誰長誰短了。
二、學習正確的測量的方法,并記錄。
師:通過比較我們發現了藍色的毛巾最長,綠色的毛巾第二長,黃色的毛巾最短。
三種顏色的毛巾到底有多長?我們能用一個數字表示嗎?用數字幾?為什么?
師:你們還記得我們用圖卡的方法來比較絨毛玩具的高矮嗎?我們也用圖卡的方法來測量一下每條毛巾有幾個圖卡長吧!毛巾有幾個圖卡長,我們就用數字幾來記錄這條毛巾的長度。
教師示范測量藍色毛巾的長度。邊測量邊講解測量的要點:先把毛巾放平整。然后拿一個圖卡放在長方形毛巾一條長邊的下面,圖卡的一條邊貼著毛巾的長邊,圖卡的另一條邊與毛巾的短邊對齊,再把圖卡一個一個地往后排,直到圖卡和毛巾一樣長。圖卡排得要整齊,后面的圖卡不能壓到前面的圖卡,也不能和前面的圖卡有縫隙。最后再來數一數圖卡的數量,并記錄下來。
請兩位幼兒進行綠色毛巾和黃色毛巾的測量,其它幼兒仔細觀察他們測量的方法是否正確。
三、打開幼兒用書,完成操作練習。
中班毛巾教案【篇6】
設計意圖:小毛巾是幼兒每天都必用的生活用品,比較熟悉。但在日?;顒又羞€有很多孩子不會正確使用小毛巾,通過這節活動讓孩子們了解毛巾的用處,在游戲中學習正確使用小毛巾,愛護小毛巾。在科學方面,運用游戲形式讓幼兒更深切地對一些圖形的認知和常見顏色的分辨。也是中班幼兒需要掌握的知識點。并在游戲中讓幼兒體驗探索的樂趣。
教學目標:
1.通過各感官的接觸感知物體的基本形狀和顏色。
2.了解毛巾的用處,學會正確使用小毛巾。
3.愿意愉快的參與活動,體驗探索的樂趣。
4.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,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。
5.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,學說普通話。
教學準備:
1、 彩色正方形小毛巾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2、音樂律動《洗澡歌》、《手絹花》、《洗手帕》
教學過程:
一、導入 :
1、做律動《洗澡歌》
2、這首歌叫什么?洗澡的時候會用到哪些物品?今天我們來和毛巾玩一玩.
二、感知毛巾的顏色形狀1.師:看看老師的毛巾是什么顏色,什么形狀,上面有什么圖案?(幼兒集體回答)2.師:請你們拿起自己的小毛巾,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悄悄話,告訴他你的小毛巾是什么形狀,什么顏色?(幼兒與同伴交流)3.師:請你讓你的小毛巾在自己的小腿上休息休息,誰愿意來介紹一下他的小毛巾呢?(請個別幼兒介紹毛巾的形狀和顏色)4.師總結:小朋友的小毛巾也是正方形的,有紅色,黃色,綠色,藍色,真漂亮三、了解毛巾用處,學會正確使用小毛巾1.師:毛巾除過洗澡的時候還有什么時候也要用呢?(每回答出一個用處,與幼兒共同用小毛巾來做一做動作)2.師:對呀,可以用小毛巾來擦汗,擦鼻涕,擦嘴巴,擦手。
3.來,讓我們一起拿起小毛巾,試一試:小小毛巾,四方方,軟軟身體,本領大,擦擦頭發,擦擦汗,擦擦嘴巴,擦擦手,感冒時候用處大,阿嚏,阿嚏,擦鼻涕。
四、游戲:毛巾變形記和變臉1.毛巾變形記:小毛巾不但用處大還會變形呢,想不想看?變變變,變成長方形。小朋友真了不起呀,能變出三角形嗎?變變變,變成三角形。那還能變成什么樣的呢?
2.變臉: :小毛巾本領真大啊,小毛巾想和大家玩變臉的游戲!準備好了嗎?(用小毛巾把臉遮起來)變變變,變笑臉,變變變,變哭臉,變變變,變生氣。
五:欣賞舞蹈《手絹花》。
1、我們的小毛巾不但和我們做游戲,跳舞的時候也少不了哦?
2、欣賞舞蹈《手絹花》
3、幼兒拿毛巾跟著視頻學一學.
六、延伸活動1、師:小毛巾又有用又好玩,是我們的好朋友,用的時候要輕拿輕放,一起愛護它,這樣小毛巾就愿意和你做好朋友啦!我們剛才用小毛巾來擦手擦嘴巴,還用小毛巾來變魔術、做游戲,小毛巾都有些臟了,那我們一起來洗洗小毛巾。你會洗嗎?怎么洗?
2、跟著音樂律動《洗手帕》:(模仿動作)挽起袖子,準備開始洗,最后晾毛巾退出活動室。
中班毛巾教案【篇7】
活動目標
1、積極的參與活動,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。
2、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,逐漸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。
玩法:
1、游戲前,在游戲室里布置一個娃娃家和一個自選商場。
2、在娃娃家里,教師扮"媽媽",幼兒扮"孩子"。媽媽說:"孩子,今天請你到自選商場幫我買幾樣東西,買一塊蛋糕、兩個蘿卜、三只皮球,記住了嗎?"然后,孩子根據媽媽的指令去自選商場購物,返回后讓媽媽檢查是否買對了。買對了,給予表揚;買錯了,請他將東西退回去。然后根據媽媽的指令再買一次,采購的物品應有所改變,游戲重新開始。
3、要求幼兒必須按媽媽的指令購物。
準備:
食品、蔬菜、玩具等卡片或替代物分類擺放在自選商場的貨架上。
提示:
1、發展幼兒的記憶能力和交往能力。
2、要求幼兒記憶的內容可由淺入深,采購的物品也應由少到多。
玩法:
此音樂結構為AB樂段。
樂段A:兩名幼兒面對面站好并拉起手做轎子,另一名幼兒站在轎子中間做坐轎子的人,隨音樂三人做出轎子搖晃的動作。
樂段B:坐轎子的幼兒做老鷹,兩名幼抬轎子的幼兒分別是做雞媽媽和小雞,三人進行老鷹捉小雞的游戲。
教學反思:
游戲是最適宜于促進幼兒主體性和個性化教育的形式,因此,教師應積極地將理念轉化為行為,注重在活動中觀察、捕捉幼兒的興趣,把握時機及時引導,促使孩子們更深入進行游戲,讓孩子在健康游戲中得到更多的發展。
中班毛巾教案【篇8】
活動設計背景
許多小朋友飯前便后不喜歡洗手,而且洗手也沒有用肥皂的習慣。為了讓他們了解肥皂的用途,養成講衛生,愛清潔的好習慣,就進行了這次活動。
活動目標
1,讓幼兒親自參加洗毛巾活動,體驗活動的快樂。
2,幼兒了解幾種常見的洗滌用品。
3,讓幼兒了解肥皂,知道它的用途。
4,使幼兒逐漸養成講衛生,愛清潔的好習慣。
5,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。
教學重點、難點
1肥皂的用途
2洗毛巾的方法
活動準備
臟的小毛巾每人一張·小盆子和肥皂每人一個
活動過程
1請幼兒觀察毛巾,說說毛巾都是什么樣子的。組織幼兒討論:我們咋樣才能使它變干凈?
2幼兒自己動手洗毛巾。先放在清水里洗,看看能不能洗干凈。又討論:我們該請誰來幫忙?
3教師出示肥皂,讓幼兒認識肥皂。
4幼兒在教師指導下又洗毛巾。浸濕毛巾—摸肥皂—搓洗毛巾—清水清洗。
5引導幼兒討論:肥皂還可以洗什么?
6教師小結:肥皂可以幫助我們去掉手上的細菌,小朋友要經常洗手,養成愛清潔,講衛生的好習慣。
教學反思
1通過這次活動的學習,我班小朋友幾乎都會在飯前便后主動洗手了。
2多數小朋友在平時戶外活動時也開始講衛生了,不再把自己的小手小臉弄得很臟。
3只是有的小朋友為了玩水,就不停地洗,現在天氣冷了,怕他們感冒。
喜歡《中班毛巾教案錦集8篇》一文嗎?“幼兒教師教育網”希望帶您更加了解幼兒園教案,同時,yjs21.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中班毛巾教案專題,希望您能喜歡!